(台灣版封面)
633854959358170798    美國作家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出版於2008年的作品(中文版由大塊文化出版於2009年,意者為鄧嘉宛),同名改編電影上映於2012年。
  上升的海平面摧毀了一切。存活下來的人們,將剩下的土地劃分為都城和十三個行政區,『施惠國』於焉成立。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坐擁科技的都城與行政區間的矛盾逐漸加深,終於演變成叛亂。勝利的都城將十三區化為廢墟,同時為了報復其他的行政區域,他們每年都從各區中選出兩名少男少女,讓他們在競技場中自相殘殺並強迫全國人民觀看以為娛樂,這就是『飢餓遊戲』。
  對於十二區的人們而言,
『飢餓遊戲』就代表著死亡!曾經,凱妮絲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當她選擇自願代替妹妹參加遊戲時,其實就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但在都城眾人的目光下,詭譎的競技場中,她發現自己逐漸蛻變為「燃燒的女孩」,且備受觀眾愛戴。
  為了活命,她拚命躲避其他貢品的追獵、智取對手,解開難題同時試圖拯救其他盟友的性命……但她從未想過,有一天『愛』也可以成為武器!她的身手與美貌,和對遊戲規則的抗拒,吸引了無數觀眾的注意力,現在她必需更上層樓,在最終勝利到來之前,先學會愛上同樣來自十二區的男貢品比德,只因為觀眾愛看他們的羅曼史,可惜情愛卻恰恰是她從未思考過的問題。

 『為了生存,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在還沒有真正完整的接觸到這本書前,我曾經在書店裡草草的看過幾眼。這潦草的幾眼,讓我斷定了這本書,是被掩蓋在精彩的故事內容和電影情節下「粗製濫造」的成品,相較於書中深刻的故事內容與製作成電影後的華麗精緻,這本『書』從內頁的編排到頁面的設計都簡潔(除了封面以外)到了幾乎可說是約略排版之後,就直接送印出場的地步。要不是版權頁明明白白的寫上了出版日期,我大概會直接以為這又是一部為了因應電影熱潮出版,而不是早幾年就已經上市的作品(天啊!我都可以想像出版社的編輯們圍在電腦前大叫:「嘿!《飢餓遊戲》的電影大賣耶,我們來改一下出版順序吧!」的樣子了!儘管,我知道就時間點而言,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20110412-170253-pic-11132025    但在陸續接觸過幾本熱門電影的『原著』之後,我發現《飢餓遊戲》的排版跟那些頁面明顯設計過的著作比起來雖然算不上佳作,但跟這些真正完全談不上設計,看起來只是隨手排一排版安上封面,然後趕工出場的粗糙成品比起來,離『粗製濫造』明顯還有一段不算小的距離,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本設計的比較簡單的作品而已,儘管如此這對這麼樣的一部作品來說仍然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因為假如我對電影所留下的印象沒有太大誤差的話,那麼就像我說的——像這麼樣的一部作品,實在值得擁有更好的內裝!就像幾年前那部附上精緻書盒的《項塔蘭》,或甚至至少也要跟後來升等成皮革封面的《群》一樣。

  不過,出版社倒是很順利的把我滿腹的牢騷回堵在最初的那幾眼之間,因為當我越來越深入故事裡的文字與情節之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去注意到這本書的外表到底長成什麼,滿腦子都只有文字、文字、字……到最後,我反而相當感謝美術編輯們選擇了這麼一個樸素的裝幀,而不是把它裝填成一部華美隆重的文學『鉅著』,畢竟到了後來我根本壓根就沒心思去思考那些華美的頁面與精緻的花邊。
41ziQhzXnqL._SY344_BO1,204,203,200_    我不知道柯林斯原來的文字功力究竟如何,但鄧小姐把她的文字翻譯的非常美,介於古典與現代之間,融合了許多看來古雅的語句與現代的簡潔,非常的引人入勝。要在一本題材如此現代的小說裡看見所謂的『詩意』,基本上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都是件不太容易的事,但是鄧小姐的文字有些看起來根本就是詩:一首隱含著蒼涼與悲傷的詩。
  《飢餓遊戲》的電影,曾經在某些方面為我帶來了強烈的印象,使我不自覺得認為大概沒有多少電影能夠如此婉美的翻拍出原著的寓意,然而在看過原著之後,我很驚訝的發現,很少有原著能夠在影像已經如此貼近的情況下,單憑文字再更上一層樓。
  簡單的來說,在電影裡的『施惠國』和我在書裡看到的『施惠國』著實不太一樣,電影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已經忠實的呈現了原著中重要的橋段與場景,甚至還具體而誇張的表現出都城的奢華與糜爛(感謝導演的巧思,讓我有了個完美的對照列表……),但還是有些地方你會需要藉由原著思考……我的意思是,就連各個角色看起來像是個全新的人。
9788702094190    影像與書本,這部作品中的兩大重要角色。我的建議是兩個都看,而且最好是先看完書再欣賞電影,這樣會比較容易感受故事的全貌!就如同凱妮絲,在只懂得電影的時刻裡,我會以為她只是個因為貧困的生活與對家人的熱愛而在無意間成長茁壯的勇敢女戰士,卻不知道她原來對自己是這般的壓抑,充滿了憤恨、猜忌與防衛心(沒辦法,電影裡實在是剪掉太多了),長期困頓讓她的心靈逐漸麻木,人也變得刻薄起來,渴望著被保護、關懷與愛,也希望能有東西可以依賴,卻因為現實的考量而必須捨棄這一切,連「愛」是什麼都不曾思考,唯一容許溫柔對待的對象,就是她的小妹妹櫻草花。這麼一想(看?!),也難怪她會拼了命地想保護她,甚至不惜替她去死,這小傢伙簡直就是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她最後的希望與溫柔。
  只看過電影的人,大概都會認為珍妮佛.勞倫斯(凱妮絲的演員)和連恩.漢斯沃(飾演蓋爾)早就是一對,但誰知道凱妮絲直到他們倆被維安人員一把扯開,從此相隔天涯的那一刻都還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有什麼感覺呢?電影,在某方面而言的確是著作的另一個靈魂,另一種書本的表現形式,提供另一種不同的表現手法與觀點,但有些時候文字所能包覆的意境與情感卻是影像難以轉達的風景。
  我很喜歡作者安排在書裡那些小小的段落:瑪姬意外的擁抱、學舌鳥胸針的來歷、小芸靈巧的暗示與微笑、歐塔薇雅偷偷從桌子底下塞來的麵包,甚至是麵包師傅意喻不明的餅乾……這些景象四散在書中宛如小小的寶石,閃耀著「良善」的光輝。
cover1     這書的故事並不歡樂,有時甚至嚴酷到讓人覺得難熬,但我覺得作者似乎總知道讀者什麼時候會對悲慘的情節感到不耐,因此總會適時地在忿恨與厭惡爆發的邊緣,安排了像這樣的溫暖橋段。
「在極端的暴力與壓制之下,人性中掙扎求生的溫暖」
 
 
 
 
 
 
 
 
 

※文本相關之內容,版權均屬出版社及作者,筆者撰寫純屬分享,如需引用請另註說明※

圖片來源:
(台灣版封面)誠品網路書店 - 飢餓遊戲
(英文版封面)Amazon.com: The Hunger Games (Book 1) (9780439023528): Suzanne Collins: Books
(日本版封面)Amazon.co.jp: ハンガー・ゲーム(上) (文庫ダ・ヴィンチ): スーザン・コリンズ, 河井直子: 本
(丹麥版封面)Dødsspillet | Arnold Busck
(德國版封面)Die Tribute von Panem – Tödliche Spie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natani 的頭像
    Sanatani

    於是,我們有了文字。

    Sanata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